栏目名称
党群动态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育人故事|通化师范学院“三全育人”先进个人王巍锦老师

2025-09-10

以舞育人,向美而行


王巍锦,女,中共党员,讲师,现任音乐学院艺术实践教研室主任,2025年荣获通化师范学院“三全育人”先进个人。入校以来承担舞蹈课程教学、山莺舞蹈团组织管理,以及艺术团乡村学校美育工作,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舞蹈教育的舞台上,践行着育人初心。


执 “工匠精神” 成长之锤,锻造教书育人基石

(一)在技能教学中严慈相济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以严格的标准监督学生训练。训练过程充满艰辛,在此过程中我会利用周六日下午作为开放课堂,为学生进行答疑。在严慈相济教学中,课程目标达成度连续多个学期达成目标,因此我在2022年和2024年获得“教学优秀奖”。

image.png

(二)在课程思政中以文化人

将红色舞蹈引入课程教学当中,在课程设计中深度挖掘红色题材创编剧目。采用全流程认知深化教学方式,构建“学习-排练-展演”的实践教学路径,以舞蹈剧目排练为依托,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创作红色舞蹈2个,指导学生创编红色舞蹈作品4个,创编红色音乐剧1部,作品《映红那片山》获第六届吉林省大艺术展二等奖,《最可爱的人》获吉林省首届大学生广场演出季—舞蹈专场“优秀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课程的创新获第二届崇德杯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


image.png


耕“专业素养”希望之壤,浇灌实践育人之花

(一)通过专业磨砺,塑造学生舞蹈艺术品格

2017年创建山莺舞蹈团至今,面对舞蹈技能零基础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以原创作品进行训练,截至目前为舞蹈团创编36个,学生创编作品12个,在50余场校内外演出和比赛、5场专场演出中提升舞蹈技能和舞台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我被评为“实践技能训练优秀指导教师”。

image.png

(二)通过德育渗透,夯实学生责任与担当根基

2018年开始带领团员对通化地区学校开展“舞蹈体验坊”“高雅艺术进校园”“乡村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等实践活动,学生在为乡村儿童授课的过程中,深化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产出相关论文3篇,校级项目1项。

image.png


架“美育浸润”希望之梯,铺就乡村美育坦途

(一)深耕乡土文化创编沃土,让东北秧歌在课间绽放美育之花

乡村学校美育浸润活动开展期间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美育价值,选择学生全参与的广播体操作为美育浸润桥梁,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编,以东北秧歌广播体操为载体,让乡村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2020年东北秧歌广播体操第一版在孤山子镇中心小学校园内推广实施,全校师生课间齐跳东北秧歌操成为彰显学校艺术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因此我获得了“通化好人、吉林好人、社会服务带头人”称号,同时也受邀到省电台讲述乡村美育故事。

image.png

(二)架起校地美育双向赋能桥,以 “演教融合” 驱动实践成果双丰收

搭建乡村学校和高校艺术团双向交流平台,推动乡村美育发展的同时提升高校艺术团学生“演教融合”能力,实现乡村美育实现乡村学生和地方高校艺术团学生的双向赋能。2018年借着教育部开展“美育浸润”活动的东风,正式开展对乡村小学实施美育活动,先后在通化县、柳河县、孤山子镇的部分小学开展“舞蹈体验坊”等活动,在柳河县胜利小学和孤山子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3年的舞蹈指导,带领山莺艺术团成员每周进行8学时的艺术课程教学,授课对象600余人。授课期间为乡村学校创编成品舞50余支,指导多个作品参加柳河县艺术节等乡村大型文艺活动,针对乡村美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艺术团实践赋能方面,产出1项省级教研项目、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篇相关论文、1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成果与奖项为今后乡村学校美育动作奠定基础。

image.png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思维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舞蹈教育的天地里深耕细作,用舞蹈启迪学生的智慧,润泽学生的心灵,为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让舞蹈之花在更多人的心中绽放。

网站审核标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