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党群动态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育人故事|通化师范学院“三全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田小书老师

2025-09-10

弦歌不辍育桃李 丹心永驻铸师魂

   

    田小书,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音乐学院副院长,2025年荣获通化师范学院“三全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在音乐学院的办公室里,总有一盏灯亮到深夜。她深耕教育沃土 23 年,用琴弦般坚韧的信念与烛光般温暖的情怀,在“三全育人”的征程中奏响育人华章。她始终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丈量育人之路,将教学化作育人的音符,在教学改革与学生培养中书写着师者担当。


初心如磐:用信仰之弦奏响育人主旋律

   “音乐教育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唤醒。”田小书老师深谙课程思政的育人密码,将红色音乐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课堂,带领学生分析《黄河大合唱》中的民族精神,在《长征组歌》的旋律中感悟理想信念。她引导学生设计“红色音乐思政课”,让学生通过演唱、演奏红色音乐作品、排演红色歌剧选段,在艺术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田小书老师带领团队连续数月加班至深夜,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同事劝她注意身体时,她总说:“认证工作是为了给学生铺就更坚实的成长之路,累点也值得。”

image.png


匠心筑梦:以改革之笔绘制教学新图谱

“教学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扎根课堂、惠及学生。”田小书老师主持的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究》,直指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的痛点。她带领团队走访十余所中小学,提炼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培养扎根于乡村学校的优秀师资”的结论,据此重构课程体系,将长白山音乐文化、乡村教学实践等纳入必修课程与环节,使学生乡村任教意愿大幅度提升。

 在教研成果转化中,她将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究》的成果转化为《音乐教学技能实训方案》,构建“教学技能实训 + 音乐实践演出 + 教育实习” 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录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技能微课》30余节,对接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需求,助力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image.png


爱心化雨:用春泥之情滋养桃李成长路

“每个学生都是待奏响的乐章,需要教师用耐心调试音准。”在学生教育实习指导中,田小书老师的足迹遍布通化地区 20余 所乡村学校。2023 年深秋,她冒着严寒前往抚松县万良镇大方学校,发现实习生秦一国因校舍简陋产生动摇情绪。土坯墙的宿舍里,寒风从裂缝中灌入,教室里老旧的钢琴键盘都残缺不全。田小书老师连夜为秦一国买来牛奶、面包、方便面和毛毯等生活用品,还手把手教他用矿泉水瓶做沙锤、用课桌敲节奏谱。两周后,田小书老师再去时,看到秦一国正带着孩子们用木棍当指挥棒表演歌曲《咏鹅》,黑板画着五线谱小火车,琴键缺口都贴着孩子们手绘的音符贴纸。“田老师,你看!”秦一国举起学生用桦树皮做的口琴说道,“他们想组个‘大山小乐队’!”

    返校后,秦一国在实习总结中写道:“田老师教我制作乐器的样子,让我突然明白‘师者’二字的重量。当看到孩子们追着问‘明天还上音乐课吗’时,我知道自己找到了教育的意义。”

image.png


恒心永挚:以躬行之姿树师德风向标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作为教学副院长,田小书老师年均授课量达500余课时,即便在胃病最严重的时候,她仍坚持上完课。在她的带领下,音乐学院于2023年在全校的教学评比中荣获教学进步奖,在2025年的“教学质量活动月”中,音乐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从青涩助教到教学副院长,田小书老师用 23 年时光在三尺讲台谱就育人乐章。当学生们在省级比赛中捧回奖杯时,她悄悄抹去眼泪;当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因她组织的音乐活动爱上音乐时,她笑称“这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正如她在笔记中写的:“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我愿做那根永不松弦的琴弓,在‘三全育人’的交响中,奏响属于师范教育的最美和弦。”

image.png

网站审核标识.jpg